十万级无尘车间是空气洁净度等级为 ISO 8 级(国际标准)或 FS 209E 100,000 级(美国旧标准)的洁净空间,核心要求是控制空气中的微粒(如灰尘、微生物)浓度 —— 每立方米空气中≥0.5μm 的微粒数不超过 100,000 个,≥5μm 的微粒数不超过 600 个,同时需控制温湿度、压差、气流等参数,为精密生产、科研实验提供无污染环境。

十万级无尘车间的建设是系统性工程,需经历 “规划 - 设计 - 施工 - 验收” 四个阶段,每个阶段需严格把控质量,避免后期整改成本增加:
1. 规划阶段(明确需求)
确定行业标准:根据生产 / 实验类型明确执行标准(如电子行业遵循《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GB 50472;医药行业遵循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GMP;食品行业遵循《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GB 50687);
确定车间面积与布局:根据设备尺寸、生产流程确定洁净区面积(如 SMT 生产线需 100-200㎡),预留设备维护空间(如每台设备周围留 0.5-1m 通道);
预算评估:十万级无尘车间的建设成本约 1000-3000 元 /㎡(含设计、材料、施工、设备),其中 HVAC 系统占比最高(约 40%-50%),需根据预算调整配置(如选用国产 HEPA 过滤器可降低成本)。
2. 设计阶段(图纸落地)
方案设计:由专业洁净工程公司出具平面布局图、HVAC 系统图、围护结构剖面图,明确各区域的洁净度、温湿度、压差要求;
深化设计:细化图纸(如送风口位置、管线走向、设备尺寸),出具材料清单(如彩钢板规格、HEPA 过滤器型号),并进行气流模拟(如用 CFD 软件模拟洁净区气流分布,避免死角);
审批确认:图纸需经业主、行业专家(如医药行业需 GMP 咨询专家)审批,确认符合标准后进入施工阶段。
3. 施工阶段(按图施工)
土建改造:若原有建筑不符合要求(如层高不足,十万级车间需层高≥3.5m),需进行土建改造(如增高吊顶、加固地面);
围护结构施工:安装彩钢板墙体与吊顶,注意密封胶的施工质量(缝隙需连续密封,无气泡),墙面圆弧处理需光滑;
HVAC 系统安装:依次安装风机、空气处理机组、风管、过滤器(初效→中效→高效,高效过滤器需在洁净区墙面 / 吊顶安装完成后再安装,避免污染),风管需做漏风测试(漏风率≤2%);
地面施工:先做基层处理(如地面找平),再铺设 PVC 或环氧树脂地面,施工后需养护 7-14 天(环氧树脂地面需固化完全);
辅助设施安装:安装风淋室、传递窗、洗手消毒设施、照明与配电系统,洁净区内的灯具需选用嵌入式密封灯(避免积尘)。
4. 验收阶段(达标确认)
验收是确保车间符合标准的关键,需按行业规范进行,核心验收项目如下:
洁净度检测: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,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的微粒浓度(如在洁净区均匀布置 5-10 个检测点,每个点检测≥10 分钟,确保≥0.5μm 微粒≤100,000 个 /m³);
温湿度与压差检测:用温湿度记录仪(精度 ±0.5℃/±5% RH)、压差计(精度 ±1Pa)连续监测 24 小时,确保参数符合设计要求;
气流速度与换气次数检测:用风速仪检测送风口气流速度(乱流车间 0.2-0.5m/s),计算换气次数(换气次数 = 总送风量 / 洁净区体积,需≥15 次 / 小时);
漏风率检测:对 HVAC 系统的风管、围护结构进行漏风测试(如风管漏风率≤2%,围护结构漏风率≤0.5%);
其他检测:噪声检测(用声级计测工作区域噪声≤65dB)、照度检测(用照度计测工作区域≥300lux)、防静电检测(测地面表面电阻 10⁶-10¹¹Ω);
文件验收:施工方需提供竣工图纸、设备说明书、材料检测报告(如 HEPA 过滤器效率报告)、检测报告,形成完整的验收文件。